【导语】螺纹钢是诸多钢材品种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建筑行业,是钢铁行业中最早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金融属性近年来持续增强。本文梳理了螺纹钢基础知识框架内容,并就螺纹钢本身的特点进行探讨,是螺纹钢产品研究的基础性档案。
在《大宗商品档案001:螺纹钢概述01》中我们对螺纹钢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概述内容呈现的是一个商品基本的特点,可以大概了解一个产品的基本情况,续接上文,来看一下螺纹钢产品的数据构成及基于现有数据构建平衡表的方法。
(相关资料图)
一、螺纹钢数据结构及分析
采用调研方式+评估方式获取企业级别产能、产量、库存数据,并根据方法论聚合形成行业级别的供应、库存数据;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方法,建立需求计算模型计算方式,评估消费量。
数据最小采集单位为设备/产线,基本统计单位为企业。
数据最小统计周期为日度,周度数据多数为非自然周数据,月度数据一般为自然月数据,具体统计周期遵循《基本面数据方法论》。
除去直接表征量利价的数据之外,统计的水泥磨机开工率、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相关数据、水泥产量等数据亦是螺纹钢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数据,是构建螺纹钢研究方法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螺纹钢的下游需求数据是通过其他数据建立模型推算而来,主要根据其下游消费结构建立模型。螺纹钢的下游需求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可以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测算螺纹钢的需求,也就是分别测算出房地产所需要的螺纹钢数量以及基建所需要的螺纹钢数量,两者之和作为螺纹钢的总需求。
螺纹钢的需求=房地产需求+基建需求+……+其他+出口
需要注意,出口是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在内,尽管螺纹钢的出口总量占总供应的比较较小。
产量数据受到产能抑制,产能是指约束条件下自然年最大产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产量(年化)是小于产能的。由于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到成熟期到衰退期的过程,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生产设备多数不能满负荷生产。
企业生产受到预期影响,若当前生产利润保持较高水平或预期利润会有所下降,企业会通过增加全流程废钢用量等方式增加粗钢的产出;当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时,高成本企业会率先选择调整开工负荷率,部分企业会选择检修或停产方式应对困局。在进行产量评估时,除去考虑在开工设备外,还要考虑利润等影响预期的指标。
二、平衡表的构建方法:理论与实践
先来看,从理论上制作供需平衡表的方法。供需平衡表主要由供给和需求构成,供给由产量和进口组成,需求由消费和出口构成。
理论上制作供需平衡表需要对构成平衡表的基本数据进行预估,包括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出口量等数据。
产量预估:先通过存量产能、当年新增产能和淘汰产能计算有效产能,再通过影响生产的政策和生产利润估算当年的产能利用率,有效产能与产能利用率的乘积就是最终螺纹钢的预估产量;
进口预估:通过分析进口钢铁政策和国内外钢铁价差,对未来钢材进口量进行预估;
消费预估:通过预估钢铁主要下游消费终端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增速,进而预估这些行业对钢材消费的数据;
出口预估:通过分析钢铁出口政策、国内外钢材价差和主要出口国经济发展情况,对出口量进行预测;
通过对产量、进口、出口和消费数据的预测值,最终制作完成供需平衡表基本的构建。
在对相关数据进行预估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一定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合理预估,避免出现“精确的错误”,所有数据的预估都是要基于一定的情景假设,制作平衡表的难点主要在于不确定性因子较多,需要首先筛选出最重要的不确定性因子,并对这一不确定性分成乐观、中性和悲观三种情景对平衡表进行制作,并推演概率最大情境下的供需平衡状况。
比如在制作螺纹钢供需平衡的时候,最大的不确定性是需求,更具象一点是房地产的复苏状况,悲观情境下,2023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15%,中性情境下滑8%,乐观情境下与2022年持平。为增强权威性,还可以将各个研究机构的观点进行汇总分析,最终得出概率最大的假设。
从库存周期上看,2023年是库存周期的转换期,新一轮的库存周期或于2023年四季度或2024年一季度开启,而在这一轮库存周期中,黑色系表现相对较为强势,因此其新一轮库存周期启动的事件会在2023年二三季度开启。供需平衡表规定每一个预测都必须遵守总供给等于国内消费加上出口额和期末库存之和。在供需两端不断竞争可用供给量的合适配比的过程中,价格将两者联系了起来。价格同时也引导未来生产计划的形成,帮助构建当前价格和未来价格的桥梁。预测价格和平衡表项目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当中需要结合专家的判断、商品模型、以及分析师们针对国内外一些重要事件的深入调研。
在补库存阶段价格存在易涨难跌的现象,供应往往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这时需要消耗库存以补充供应量的不足。但从库存数量的角度看,库存量可能存在下滑的问题,库存的需求属性更加明显一些。
三、高频供需平衡表的建立与应用
年度供需平衡表主要是对一个自然年度供需缺口的判断,当供需差为负时,代表市场需求旺盛,供应小于需求,需要消耗库存补充供给的不足,库存表现为下降状态;当供需差为正时,代表市场需求不振,供应大于需求,库存表现为累库状态。
对于期货产品来讲,自然年度跨度过长,对中短期价格分析意义不大。更短周期的平衡表构建是基本面研究的重中之重,从数据角度看,构建月度供需平衡表需要用到,月频的产量、进出口量、消费量数据,在所监测的螺纹钢数据体系均有所监测,构建月度供需平衡表的条件是具备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相关数据预测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如产量受产能约束,与生产企业开工水平密切相关;进出口数据规律性不强,采用趋势外推法预测为主,消费量与地产密切密切相关,需要先预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尔后推导钢材用量,期初库存使用调研数据即可,这样构建月度供需平衡表的数据就已经基本具备,剩下的就是按照平衡表的结构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可。
2023年月度供需平衡表预测数据如表2所示。
更高频的周度供需平衡表亦可以构建,但其结构形式需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优化调整,在超短周期内,可以根据螺纹钢产量、库存变化量构建螺纹钢表需数据。根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论上螺纹钢的消费量=螺纹钢产量-库存变化量,为区别真实消费量,业内简称为螺纹钢表需。为验证螺纹钢表需数据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使用水泥开工率作为验证指标。
水泥在建筑行业中一般与螺纹钢一起使用形成混凝土结构,共同构成建筑物的骨架。水泥由于其自身特点,无法长周期保存,按照国家规定,水泥保质期是3个月,具体根据环境和季节决定。如果天气炎热干燥,保存时间为2-3个月,反之如果天气较为潮湿,只能存放半个月之久。因水泥所具有的特性,因此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水泥的近期产量能够表征需求的变化。因此,螺纹钢表需与水泥磨机开工率之间应该有极强的逻辑关系,经验证亦是如此。
四、基于供需平衡表的价格预测
一季度国内螺纹钢价格整体呈现回暖趋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预期的好转,其中主要的利好主要来自于地产市场,2022年四季度三支箭齐发,地产市场预期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当前处于需求验证阶段,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市场正在回暖,尽管这种回暖仍处于偏弱的状态。
从的微观数据看,水泥磨机开工率复苏情况好于往年,表明建材产品需求整体是向好的。二季度国内库存进入去库状态,价格上在旺季表现为季节性回落状态,5-8月份季节性回暖,开工带来的需求回暖时主要支撑。
2023年钢材价格或逐步见底,并首先表现在价格同比上,从周期角度看,钢铁行业周期领先于其他行业,钢铁将率先启动新一轮的库存周期,届时价格或率先表现为向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