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火影忍者中有个神奇的影子模仿术,乍一看似乎很符合逻辑:因为人在动,所以影子跟着动;现在把影子定住,所以人也不能动了。这正是形式逻辑中的反向推理,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
然而,聪明的同学仔细一想,就会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若要在现实中让影子不动,就只能让人(在投影方向之外)不动,但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人不动,怎么可以直接把它作为前提呢?就像我们要证明某个结论的时候,是不可以把它放在证明的前提之中的。由此可见,形式逻辑的结论只是形式的成立,并不具有现实层面上的因果力量。
事实上,在心灵哲学中专门有个副现象理论,经常会拿影子作为类比,它认为意识是被物理决定的,并且其因果联系是单向的。这里Strongart教授把它概括为下面的基本公式:如果物理事件p导致物理事件q同时给出(意识)反馈c,人们就会觉得似乎是c导致的q. 比如p是肌肉记忆的投篮动作,q是篮球中篮,c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手感。然后,就难免会有人要感到奇怪:为什么心理意识能够作用于物理事件呢?因为物理事件p被它在意识中的反馈c掩盖了。
这样的单向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并不仅限于人的意识,其被推出项通常是起到符号指示的作用,这在人为设计的系统中更为常见。当我们上传视频时,一般都会出现一个进度条,上传完毕会出现类似“上传成功”的字样,如果上传时电脑卡住,但网依然通畅,那么即便是进度条停住,跳不出“上传成功”的字样,视频也依然能够上传成功。这里的进度条就是起到一个符号指示作用,并不会影响上传的真实进度,很多软件的安装进度条都会在快成功时停很长时间,你敢相信这就是真实的进度吗?在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可以有任意的联系,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对于副现象的现象见怪不怪。
这样的基本公式可以推广为:如果有个物理事件的因果链p→q→r→…,同时有典型的伴随反馈a→b→c→…,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用a,b,c,…来代表真实的物理过程p,q,r… ,这里的代表主要就是一种符号的约定。
思考题:在上传视频的案例中,基本公式里的p,q和c具体指什么?